再多的吉利話也不讓人發膩,再忙的活兒也要放下,再拮据地活著也要闊一回,再難再遠的旅途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……這就是春節的魅力。這種魅力不是因為農曆新舊年交替有多麼與眾不同,而是因為當群體習慣成為傳統習俗,就具有了左右人們意識的規範力量。這種魅力不是由父母或誰說教而產生的,而是通過整個民族精神、文化、道德、價值觀和審美觀等的潛移默化,實現一代代人的傳承,是獨特的文化基因。因此,觀察春節可以洞察整個社會,體味人們的春節觀可以感知社會主流價值觀,梳理百年春節可以領略巨大的社會變遷。春節很長,有4000多年,但在中國古代一直稱為“元旦”,“春節”則專指節氣中的立春;“春節”很短,只有100年,孫中山為使中國走向現代化而引進西曆後“元旦”跳槽了,袁世凱遂啟用“春節”。100年來,“要不要過春節”多數時間處於現代與傳統、西方與本土、官方與民間的糾葛之中。五四運動時的進步青年比如魯迅,甚至把過春節看做愚昧和落後的象徵,拒絕過春節。100年來,春節禮儀緩慢流失,從祭祖、祈福逐漸轉變為以團圓為主,鄉村家族的情感整合意義逐漸被小家庭的團聚取代。100年來,春節在政治干預、經濟發展、城市化、人口流動、生育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不斷變換著面孔。從100年前走來,春節不管遭遇何種挫折都一直在民間煥發著活力,使我們漸漸懂得:現代化不必全盤否定傳統,恰要順從公眾的自發選擇,行政強制改變註定失敗;善待春節是文化自覺、文化自信的表現;只要春節的時序輪迴、親情鄉情內核不變,春節就不怕改變。在時間洪流中,只有變才是唯一的不變,春節變動不居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,而所有關於春節的浮躁、困惑、焦慮也會被時間沖刷乾凈。當然,社會變得太快,我們難免有遺憾,那些童年的春節、那些美麗的故鄉也許只能留在回憶里。莫要悲傷!有家,靈魂就不會流浪;有希望,夢就不會遙遠。因此,我們在這裡祝所有讀者:闔家幸福,馬年有戲!東方今報評論員 路治歐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春節百年【1914~2014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23hjmi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