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竹產業發展快速但卻粗放,該項目將促進產業轉型
  完善產業鏈:推動200餘家中小竹企業整合,形成種苗—基地—加工—市場營銷“各司其職”的完整鏈條
  環境友好:幫助政府建立環境監管體系,並將企業納入環境監管機制
  標準化管理:從土壤開始,制定包括重金屬含量等一系列標準
  本報訊 (記者 熊筱偉)12月6日,由歐盟Switch Asia項目援助、國際竹藤組織(INBAR)主持的“四川災後升級恢復項目:促進環保型竹產業鏈建設項目”正式結題,標志著該項目已圓滿完成。
  該項目歷時4年,在我省合江、長寧、沐川、青神、崇州、邛崍、都江堰及北川8個縣(市)建立示範基地,探索建設可持續的竹產業鏈。項目總預算僅約200萬歐元,但這一“小項目”展現出的產業發展思路讓人耳目一新。省林業廳產業處副處長秦茂直言,我省竹產業發展快速但卻粗放,該項目將促進產業轉型,“要做全產業鏈、標準化、清潔化,是這個項目的特點,也是四川的短板。”
  去年,我省竹產業年產值達214.9億元,同比增長48.4%。然而制漿造紙產業占據其中主要份額,附加值低的同時,還面臨污染問題。此外,產業鏈建設不足,“單兵作戰”情況較多。“有些小企業只用竹青,剩下的竹黃寧願燒了也沒想過賣給其他企業。”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高級工程師黃永強說,觀念轉變,是項目帶給我省竹產業的最大財富。
  該項目通過技術培訓與完善產業鏈管理系統,推動我省200餘家中小竹企業整合,形成種苗—基地—加工—市場營銷“各司其職”的完整鏈條。鏈條各環節企業“互通有無”,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。“竹席、竹板企業需要的竹子部位不一樣,完全可互換原料。”沐川金石竹型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定輝說。截至目前,示範企業原料綜合利用率從以前的75%提升到95%,有效降低了成本。
  環境友好,決定著竹產業能否可持續發展。該項目幫助政府建立環境監管體系,並將211家竹企業納入環境監管機制。“實現清潔化,繞不開產業環境監管的長效機制,該項目開了個好頭。”黃永強說。
  項目嚴格的標準化管理,同樣讓人印象深刻。對於竹子種植,該項目從土壤開始,就制定了包括重金屬含量等一系列標準。“而我省竹產業在這方面仍屬‘空白’,比如竹傢具、竹筍產業都沒有統一標準。”秦茂直言,受項目影響,我省開始探索相關標準建設工作,目前已著手制定現代竹產業基地的相關標準。
  (原標題:歐盟援川200萬歐元項目 構築環保型竹產業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23hjmi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